您当前的位置在: 首页» 学院新闻

我院王建教授应邀参加 “涉外法治话语:语言与法律的融合”系列讲座

二0二二年七月九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王建教授应华东政法大学邀请,通过腾讯会议做了一场题为“目的与解释学视角下的古代法律典籍英译”的精彩讲座。讲座一直进行了两个小时,来自全国各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法律英语研究者与爱好者参与本次讲座,并同王建教授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

王建教授基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级课题“大明律翻译”研究出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古代法律典籍的语言特色举隅、古代法律典籍英译中的困惑、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的博弈、解释学视角下的古代法律典籍英译等。围绕如何有效展现和传播中国文化,讲座首先从中国古代法律典籍的词汇、句子和语篇等三个层面,展示了丰富生动的例句,并以问题形式,和云端听众进行了互动和细致入微的分析,具体阐述了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之决定作用和翻译策略对翻译目的之消解,从而提出了应从解释学的视角进行中国古代法律典籍的英译活动,并提出采用音译(拼音+汉字+注释)之方法可避免一些翻译问题。翔实有趣的例句充分证实了解释学的运用是实现中国古代典籍翻译目的的保证,强调了翻译目的对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会嘉宾对于王建教授讲座中列举的丰富语料,攻克古代法律典籍翻译中融合法学、法制史、比较法学、比较语言学等专业知识的挑战,积累的中国古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中文功底,坚守的严谨治学态度,以及广博的知识结构纷纷表达了景仰与敬佩之情。谈及此,王建教授在讲座中满含深情回忆起昔日大学古文老师黄德容老师对他的引领和帮助,充满了感激和钦佩。

大图.jpg

线上讲座截图(图片:外语学院)

本次讲座属于“涉外法治话语:语言与法律的融合”系列讲座中的主题讲座之一,该系列讲座是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承办的2022年上海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培训内容。暑期学校于2022年7月2日线上开课,7月12日结课。暑期学校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依托上海的区域优势和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科优势,注重探讨语言与法律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前沿动态,旨在打造一流的交流和学习平台,服务于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发展成才。系列讲座有助于进一步开阔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学术视野,增进学术交流,展现各校学子和教师的风采。

今年主办方邀请的讲座专家均来自国内著名一流语言学家和法学家,如前外交部驻瑞典、新西兰大使,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陈明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董晓波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开宝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博导、浙江外国语学院李克兴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博导屈文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振华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军峰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法连教授等等。我院王建教授作为西南政法大学代表获本次主办方邀请,并在主题单元完成讲座,也再次证明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英语研究在全国的知名度和优势地位。这场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分析翔实、对法律翻译及翻译学富有启发意义的讲座, 也生动诠释了以王建教授为代表的西政法律英语人的学术精神和学者风范。作为对外宣传弘扬中国法律文化的典范,王建教授仍谦逊地自称为“学习人”,并表示永远在学习的路上,与诸君共勉。

撰稿:谯莉 张莉 审核:李立宏


Right of ownership: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opyright 2010-2013 www.swup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